1、全国政协十四届三次会议在京开幕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第三次会议3月4日下午在人民大会堂开幕。全国政协主席王沪宁代表政协第十四届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向大会报告工作。
王沪宁表示,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之年,也是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一年。人民政协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75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担负起把中共中央决策部署和对人民政协工作要求落实下去、把海内外中华儿女智慧和力量凝聚起来的政治责任,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助力高质量完成“十四五”规划目标任务、为实现“十五五”良好开局打牢基础。
王沪宁表示,要坚持中国共产党对人民政协的全面领导,持续深化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强化思想政治引领、广泛凝聚共识,紧扣推进中国式现代化议政建言,健全人民政协协商民主机制,坚定必胜信心,汇聚奋进力量,推动新时代新征程人民政协工作迈上新台阶,不断夯实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政治基础,为中国式现代化广泛凝聚人心、凝聚共识、凝聚智慧、凝聚力量。
2、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
国务院新闻办公室4日发布《中国的芬太尼类物质管控》白皮书。
白皮书除前言和结束语外分为七个部分,分别是科学准确界定芬太尼类物质,保障合理用药与严格管制双管齐下,依法严厉打击芬太尼类物质犯罪,严格芬太尼类物质前体管控,加快推进科技手段研发应用,多措并举提升整体管控效能,推进芬太尼类物质全球共治。
白皮书指出,中国秉持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认真履行国际禁毒义务,坚持责任共担、全面均衡原则,倡导各国互帮互助、共建共享,反对相互指责、推卸责任,在做好自身禁毒工作的同时,坚定维护现行国际禁毒体系,全面深度参与国际禁毒领域重要决策,积极为毒品问题全球共治提供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3、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
近日,中宣部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此次命名的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共100个(含集体和个人),主要来自企业、农村、机关、学校、社区、医院、军队等基层一线。他们立足本职、建功岗位,以实际行动弘扬雷锋精神,以新的业绩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为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发挥了示范带动作用。
中宣部要求,各地区各部门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文化思想,以命名第十批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为契机,不断深化拓展新时代学雷锋活动,讲好新时代雷锋故事,推动雷锋精神代代传承,激励广大干部群众团结奋斗、开拓进取、扎实工作,为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新贡献。
4、“祖冲之三号”问世 中国再创全球量子计算优越性里程碑
中国科学家已成功构建目前最高水准超导量子计算机——105比特超导量子计算原型机“祖冲之三号”,再次打破超导体系量子计算优越性世界纪录。
3月3日国际知名学术期刊《物理评论快报》发表了该成果,审稿人认为其“构建了目前最高水准的超导量子计算机”。
量子计算被认为可能是下一代信息革命的关键技术。量子计算优越性像个门槛,验证了量子计算机超越传统计算机的可行性,是量子计算具备应用价值的前提条件,也是一个国家量子计算研究实力的体现。
5、南水北调东线北延应急供水工程累计调水超10亿立方米
3月4日从水利部了解到,今年是南水北调东线一期工程北延应急供水工程(以下简称北延应急供水工程)2019年试通水以来第5次实施调水,截至今年3月2日,该工程已累计向黄河以北调水超10亿立方米,为河北、天津、山东部分地区生态用水和农业用水提供了重要的水源补充,有效缓解沿线生态用水短缺状况,在提高沿线水安全保障能力、促进绿色生态发展等方面持续发挥积极作用。
6、全国累计春灌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
当前,我国正由南往北陆续进入春耕备耕和冬小麦返青生长阶段。记者4日从水利部了解到,目前,全国累计灌溉面积已达2600余万亩,其中已开灌大中型灌区428处,灌溉面积2400余万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