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政治时事新闻汇总(8月2日-8月3日)
2025-08-02
下载
收藏

1.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向好

近日,农业农村部等部门发布《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及生境状况公报(2024年)》。公报显示,长江流域水生生物资源恢复态势总体向好。2024年,长江干流单位资源量为2.3千克,比2023年上升9.5%;四大家鱼(青鱼、草鱼、鲢鱼、鳙鱼)在长江中游监利断面卵苗资源量为83.2亿粒(尾),是禁渔前2020年的6.2倍。

2024年长江流域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持续提升,赤水河水生生物完整性指数评价等级连续3年为“良”;洞庭湖比2023年上升一个等级;长江干流、鄱阳湖、岷江等水域与2023年持平。

物种多样性水平稳步回升,2021至2024年,长江流域累计监测到土著鱼类344种,种类数比禁渔前(2017至2020年)增加36种,时隔30余年在长江发现自然繁殖的胭脂鱼鱼苗。

栖息生境总体稳定,2024年长江干支流水质评价总体为优,Ⅰ—Ⅲ类水质断面占98.6%,比2023年上升0.1个百分点。

 

2.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2万列

3日从中国铁路呼和浩特局集团有限公司获悉,当日,随着一列满载55个集装箱的中欧班列经二连浩特铁路口岸驶出,标志着中欧班列中通道自2013年通行首列中欧班列以来,累计通行量突破2万列。

二连浩特铁路口岸是中欧班列中通道的关键节点。近年来,随着我国国际经贸合作的持续深化,这里的中欧班列在开行方向、数量、频次等方面呈明显增长态势,运输货物也从最初的金属、化工、服装鞋帽产品,逐步转变为新能源汽车、电子产品、家用电器等高附加值产品。2022年,中欧班列中通道累计通行量突破1万列大关,而突破第2个“万列大关”,仅用时3年。

目前,中欧班列中通道运营线路达73条,通达德国、波兰等10余个国家的70多个枢纽站点,辐射国内24个省(区、市)的60余座城市。

 

3.我国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2日从2025世界机器人大会新闻发布会上获悉:2024年,我国工业机器人市场销量达30.2万套,连续12年保持全球最大工业机器人市场。

中国电子学会理事长徐晓兰介绍,自2015年首届世界机器人大会在北京召开以来,我国机器人产业实现一系列科技创新突破。2024年,我国机器人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机器人专利申请总量的2/3。

产业发展方面,我国是全球第一大机器人生产国,工业机器人产量由2015年的3.3万套增长至2024年的55.6万套,服务机器人产量为1051.9万套,同比增长34.3%。

北京、上海分别成立国家地方共建具身智能机器人创新中心、国家地方共建人形机器人创新中心,浙江、安徽、湖北、广东、四川等地均成立省级机器人创新中心,集聚区域产业优势力量,推动技术共享与联合攻关。机器人整机企业充分发挥引领作用,带动产业链上下游零部件企业配套发展,形成大中小协同、上下游联动的良好生态。

应用场景方面,工业机器人已应用于国民经济71个行业大类、236个行业中类,制造业机器人密度已跃升至全球第三位。服务机器人在家用服务、仓储物流、商用服务、养老助残、医疗康复等领域的渗透率显著提升。国际数据公司数据显示,2024年,中国厂商在全球商用服务机器人市场中占据主导地位,出货量占比高达84.7%,规模优势明显。

 

4.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

近日从国家网信办获悉:为进一步规范网络传播秩序,提升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辨识度,今年以来,国家网信办深入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工程,部署指导地方网信办提升审批质效,督促15家获批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传播平台服务资质的网站平台优化完善系统功能,加强服务资质核验,对获批提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的公众账号统一增加红“V”标识,基本实现图文、音频、直播、短视频等内容场景全覆盖。截至7月25日,共有13516个公众账号加注红“V”标识并明示服务主体名称、许可证编号和服务类别,4401家网站、平台等服务形式明示许可信息。

下一步,国家网信办将制度化、程序化、动态化推进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持证亮牌”,同时将研究出台流量支持政策,助力提升红“V”账号影响力、传播力。此外,将大力整治编发虚假不实新闻信息、假冒仿冒新闻媒体、出租出借转让互联网新闻信息服务许可资质等问题,严厉打击借舆论监督之名谋取非法利益、破坏营商网络环境的行为,着力营造清朗网络空间。


  • 问题反馈

  • 联系客服

  • 公众号

  • 置顶

收起
展开
展开
AI伴学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