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习近平会见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8月30日下午,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
习近平指出,第二次世界大战结束前后,国际社会作出的最重要决定就是成立联合国。今年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和联合国成立80周年。历史启示我们,多边主义、团结合作是解决全球性难题的正确答案。我们要重温联合国创立初心,重申对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的承诺,推动联合国在新形势下重振权威和活力,成为各国协调行动、共同应对挑战的主要平台。作为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中国始终坚定站在历史正确一边,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中国永远是联合国可以信赖的伙伴。中方愿深化同联合国合作,支持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核心作用,共同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发展繁荣挺膺担当。
习近平强调,在世界百年变局中,中国提供了稳定性和确定性。我们将继续以中国新发展为世界提供新机遇,通过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践行三大全球倡议、共建“一带一路”,同各国一道创造更加美好的未来。
古特雷斯表示,感谢中国长期以来对联合国坚定有力的支持。当前,多边主义、国际法、联合国权威面临挑战,国际治理架构急需改革,重温80年前成立联合国的初心和价值理念正当其时。中国为维护国际法、确保国际法治作出重要贡献,成为捍卫多边主义的基石。联合国愿加强同中方的合作,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捍卫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推进世界多极化,提高发展中国家的代表性,让联合国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双方要加强在全球治理体系改革、人工智能、应对气候变化挑战等方面的合作,以更好服务人类共同福祉。
蔡奇、王毅、陈敏尔等参加会见。
2、习近平会见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8月30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在天津迎宾馆会见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和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活动的哈萨克斯坦总统托卡耶夫。
习近平指出,中哈两国是彼此可以信赖和倚重的战略伙伴。无论国际形势如何变化,双方都要始终坚持睦邻友好的大方针不动摇,坚持开放共赢的大原则不动摇,坚持共建命运共同体的大方向不动摇,在涉及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问题上坚定相互支持,巩固和扩大全方位合作,推动中哈关系不断迈上新台阶。
习近平强调,双方要加强发展战略对接,发掘更多利益契合点和合作增长点;巩固能源合作基石,深化互联互通合作,推进基础设施“硬联通”,加强政策机制“软联通”;不断促进民心相通,办好“中哈文化交流年”;深化多边协作,将上海合作组织做实做强,共同维护以联合国为核心的国际体系,推动国际秩序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
托卡耶夫表示,中国担任上海合作组织轮值主席国工作卓有成效,哈方积极参与了各项议程,愿同中方密切配合,确保即将举行的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圆满成功。祝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中国人民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重大历史贡献,展现出非凡勇气和爱国热情。哈中关系处于前所未有的高水平,去年两国贸易额创历史新高,大项目合作进展顺利。哈方愿同中方继续深化务实合作,加强人文交流,推动两国关系达到新高度。
会见期间,两国元首见证宣布两国发展战略对接、能源、科技、住建、教育、体育、野生动物保护等20余份双边合作文件以及为在哈新设立两处鲁班工坊揭牌。
蔡奇、王毅、陈敏尔等参加会见。
3、习近平和彭丽媛为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举行欢迎宴会
8月31日晚,国家主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在天津梅江会展中心举行宴会,欢迎来华出席2025年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
海河之畔,灯光璀璨。
出席峰会的上海合作组织成员国、观察员国、对话伙伴国、主席国客人等20多位外国国家元首、政府首脑及配偶,联合国秘书长等10位国际组织负责人陆续抵达。礼兵列队致敬。伴随着各国名曲音乐,国际贵宾穿过由与会各国国旗、上海合作组织会旗和联合国旗帜组成的恢弘旗阵,沿着红地毯前行。
习近平和彭丽媛热情迎接外方领导人夫妇,同他们亲切握手,互致问候并合影留念。
在悠扬的迎宾曲中,习近平和彭丽媛同贵宾们共同步入宴会厅。
习近平发表致辞,代表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对来华出席上海合作组织峰会的国际贵宾表示热烈欢迎。
习近平强调,上海合作组织自成立以来,始终秉持“上海精神”,巩固团结互信,深化务实合作,参与国际和地区事务,成为推动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力量。当前,世界百年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不确定、难预料因素明显增多,上海合作组织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促进各国发展繁荣的责任更加重大。这次峰会肩负着凝聚各方共识、激发合作动能、擘画发展蓝图的重要使命。相信在各方共同努力下,峰会一定能够圆满成功,上海合作组织必将展现更大作为、实现更大发展,为促进成员国团结协作、汇聚全球南方力量、助力人类文明进步事业作出更大贡献。
习近平指出,天津是一座开放包容的城市,自古为京畿要地,是中国改革开放先行区。在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引领下,中国式现代化天津篇章不断展现新气象。在天津举办这次峰会,一定能给上海合作组织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宴会后,习近平和彭丽媛同贵宾们共同观看《共创未来》文艺演出,欣赏文明互鉴、百川汇海的和合之美,感受上海合作组织大家庭团结合作、共创辉煌的奋进力量。
蔡奇、王毅、陈敏尔、王小洪等出席活动。
欢迎宴会开始前,贵宾们参观了天津非物质文化遗产展示。
4、《求是》杂志发表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
8月31日,9月1日出版的第17期《求是》杂志将发表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的重要文章《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辉彼岸奋勇前进》。这是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7月至2025年5月期间有关重要论述的节录。
文章强调,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是近代以来中国人民反抗外敌入侵持续时间最长、规模最大、牺牲最多的民族解放斗争,也是第一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斗争。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彻底粉碎了日本军国主义殖民奴役中国的图谋,有力捍卫了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彻底洗刷了近代以来抗击外来侵略屡战屡败的民族耻辱。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重新确立了中国在世界上的大国地位,中国人民赢得了世界爱好和平人民的尊敬,中华民族赢得了崇高的民族声誉。这个伟大胜利,是中华民族从近代以来陷入深重危机走向伟大复兴的历史转折点、也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人民的胜利、也是世界人民的胜利。
文章指出,中国共产党的中流砥柱作用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的关键。中国共产党坚持全面抗战路线,制定正确战略策略,开辟广大敌后战场,成为坚持抗战的中坚力量。中国共产党始终坚持抗战、反对投降,坚持团结、反对分裂,坚持进步、反对倒退,同各爱国党派团体和广大人民一起,共同维护团结抗战大局。中国共产党人以自己的政治主张、坚定意志、模范行动,支撑起全民族救亡图存的希望,引领着夺取战争胜利的正确方向,成为夺取战争胜利的民族先锋。
文章指出,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是正义和邪恶、光明和黑暗、进步和反动的大决战。在那场惨烈的战争中,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开始时间最早、持续时间最长,以巨大民族牺牲支撑起了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东方主战场,为赢得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中国人民抗日战争和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成果不容置疑,几千万人为独立、自由、和平付出的牺牲不容否定。任何人想要否认、歪曲甚至美化侵略历史,中国人民和各国人民绝不答应。要弘扬正确二战史观,维护联合国权威和地位,坚定捍卫二战胜利成果。
文章强调,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中国人民向世界展示了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伟大的抗战精神,是中国人民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永远是激励中国人民克服一切艰难险阻、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强大精神动力。要弘扬伟大抗战精神,以压倒一切困难而不为困难所压倒的决心和勇气,敢于斗争,善于创造,锲而不舍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直至取得最后的胜利。
5、我国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优进劣出”管理机制
8月31日,《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管理办法》(以下简称《办法》)于近日正式向社会公布,并将于2025年10月1日起施行。《办法》对我国永久基本农田划定、管控、保护、优化调整、质量建设等作出具体规定,依法实行严格保护。其中,建立永久基本农田“优进劣出”的管理机制,在坚持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整体稳定、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保护任务不突破的前提下,以整合调整、集中连片、提高质量为目标导向,明确了允许优化调整的情形、程序和规则,兼顾耕地保护的刚性和农业生产的灵活性。
自然资源部有关负责人介绍,近年来,地方各级党委、政府严格执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制度,牢牢守住耕地保护红线不被突破。但同时,实践也反映出当前永久基本农田管理制度存在刚性有余、弹性不足的问题,特别是现行法律法规虽已建立国家重点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的严格审批管理制度,但对土地综合整治、高标准农田建设等直接服务于农业生产的占用需求,以及耕地自然损毁、零星破碎、质量不高等情形,缺乏相应的调整规则,难以满足永久基本农田保护和农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求。因此,《办法》首次在部门规章层面明确了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制度——明确县级以上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组织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储备区,作为重大建设项目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和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优化调整的主要补划来源。优先划入储备区的主要包括土地综合整治新增加的耕地、已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与已划定的永久基本农田集中连片且质量高于本地区平均水平且坡度小于15度的耕地等6种情形。
《办法》建立了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优化调整机制。其中明确:优化调整原则,永久基本农田保护红线在坚持整体稳定、确保国土空间规划确定的永久基本农田保护任务不突破的前提下,可以按照“数量不减、质量不降、布局优化、生态改善”的原则优化调整并落实补划,逐步提高永久基本农田中优质耕地的比例;明确优化调整情形,主要包括高标准农田建设、土地综合整治、集体经济组织配套设施建设等地方反映迫切、有利于耕地保护和农业生产的情形需求。同时,在保护任务不变的前提下,允许各地每年结合国土空间规划体检情况,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进行局部正向优化,将其中划定不合理地块、难以长期稳定利用地块等及时调出,将优质耕地等及时调入。在调整程序上,确需对永久基本农田布局优化调整的,由县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会同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拟定永久基本农田调整补划方案,由省级自然资源主管部门、农业农村主管部门按规定审核(备案)后,报自然资源部更新永久基本农田数据库。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