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香港举办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
6月21日上午,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在香港会展中心举办香港国安法公布实施5周年论坛。香港社会各界近2000人参加活动。
中央港澳工作办公室主任、国务院港澳事务办公室主任夏宝龙出席论坛致辞表示,2020年6月30日,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49号主席令,公布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香港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法》。从此,香港维护国家安全“不设防”的历史一去不复返,成为香港由乱到治的“分水岭”,带来了一系列全局性、变革性、根本性影响,开启了“一国两制”实践的新征程。实践证明香港国安法是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的好法律,是保持香港长期繁荣稳定的好法律,是保护香港市民福祉和外来投资者利益的好法律。当前香港正处于开创新局面、实现新飞跃的关键期,要全面准确、坚定不移贯彻“一国两制”方针,把握“一国两制”下维护国家安全的实践要求,为实现香港更好发展提供有力安全保障。必须把维护国家安全贯穿“一国两制”实践的全过程,必须确保特别行政区管治权牢牢掌握在爱国者手中,必须做到维护安全和推动发展都坚定不移,必须切实保障香港居民人权自由,必须保持香港的独特地位和优势。希望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和社会各界团结一致、抢抓机遇、担当作为,更好统筹发展和安全,充分发挥“一国两制”制度优势,不断开创“一国两制”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要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以高水平安全护航高质量发展;发挥香港内联外通独特优势,以开放促进高质量发展;善用香港法治“金字招牌”,以法治保障高质量发展;维护好行政主导体制,提升特别行政区治理水平,以改革推动高质量发展。
香港特别行政区行政长官李家超致辞表示,稳定是发展和改革的前提,没有稳定,发展就没有基础,改革更无从谈起。有“一国两制”的制度保障,有香港国安法保驾护航,有《维护国家安全条例》融合互补,香港的发展和改革定可不断稳步推进,发挥更大力量,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伟业作出更大贡献。
2.我国科学家在强磁场技术领域取得新突破
华中科技大学22日发布消息称,该校国家脉冲强磁场科学中心李亮教授团队20日成功实现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刷新了该中心于2018年创造的64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世界纪录,进一步巩固了我国在该领域的领先地位。
据专家介绍,强磁场是现代科学实验最重要的极端条件之一。各国学者在强磁场条件下的科学研究一直非常活跃,在物理、化学、材料和生物等领域取得了大批原创性重大成果。而平顶脉冲磁场是强磁场技术的前沿方向,兼具稳态与脉冲两种磁场的优势,能实现高磁场强度且在一段时间保持高稳定度,为核磁共振等研究提供独特的实验条件。
脉冲强磁场实验装置是华中科技大学承建的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此次测试中,针对强电磁力下磁体结构稳定与大电流精确调控两大难题,团队在材料与调控技术上也实现了新突破,不仅自主研制了国产高强高导铜银合金导线,较原有材料提升抗拉强度近40%,还创新性地将瞬态控制问题转化为逆向电路拓扑设计,实现预构磁场波形精准生成。
据介绍,李亮教授团队此次创造的71.36特斯拉平顶脉冲磁场强度,比国外现有水平高约19%。
3.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在天津成立
为加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论研究和实践创新,更好服务保障上合组织天津峰会,6月21日,天津市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以下简称“天津市外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在津联合举办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成立仪式暨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对话会。
据了解,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由天津市外办、天津外国语大学、天津社会科学院联合发起,外交学院人类命运共同体研究中心予以指导支持。研究中心坚持立足天津、聚焦区域、放眼全国,以深化上合组织框架下的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为核心使命,为落实“上合组织可持续发展”目标,实现“构建更加紧密的上合组织命运共同体”愿景提供智力支持,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的新型智库平台。
4.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完成黄河段掘进
随着第1376环管片拼装完成,济南市黄岗路穿黄隧道6月22日顺利完成黄河段掘进任务,这一世界最大直径水下盾构隧道工程建设取得阶段性突破。
据中铁十四局高级工程师周祥介绍,为更加有效适应黄河流域特有地质条件,项目团队通过增大盾构机刀盘开口率并安装大流量中心冲刷系统,有效防止了刀盘结泥饼;通过优化刀具配置,有效应对不规则分布的钙质结核;创新采用“絮凝+提浓+压滤”组合工艺,每小时处理废浆近600立方米,废浆处理效率提高50%,滤饼含水率降至30%以下。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