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理论宣传座谈会在京举办
7月18日,近日,《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出版发行。7月18日,由人民日报社、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主办的“学习《习近平生态文明文选》第一卷”理论宣传座谈会在京举办。人民日报社总编辑陈建文、副总编辑方江山,中国人民大学校长林尚立,生态环境部党组成员、副部长于会文,农业农村部党组成员、副部长麦尔丹·木盖提等出席座谈会。
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把我们党对生态文明建设规律的认识提升到新高度,为以美丽中国建设全面推进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现代化提供了根本遵循。这次座谈会旨在加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宣传阐释,深化研究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核心要义、精神实质、丰富内涵、实践要求,充分彰显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真理力量和实践伟力,推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更加深入人心,增强贯彻落实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政治自觉、思想自觉、行动自觉。李云卿、尹伟伦、杜志雄、胡军、叶紫薇等围绕会议主题作了发言。
2、七部门部署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
7月18日,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等七部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鼓励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若干措施的通知》。
通知从强化项目服务保障、优化土地要素配置、简化再投资新设企业有关办理流程、便利外汇资金使用、畅通相关融资渠道、创新金融产品和服务、实施并落实支持政策等方面,促进外资企业更好在中国市场持续深耕、长期发展。通知明确了鼓励措施的适用情形,并对推动开展外资企业境内投资信息报告试点、加强部门间信息共享、优化促进外商投资的评价方式等提出了要求。
国家发展改革委有关负责人表示,通知是深化外商投资促进体制机制改革,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的重要文件,有利于各有关方面更有针对性地开展工作,促进外商投资企业境内再投资。国家发展改革委将会同有关部门加强协调和指导,做好实施情况跟踪,推动相关措施落地见效。
3、首个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立项
7月18日,由我国提出的《电力储能用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提案在国际电工委员会成功立项,标志着我国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成功实现研发、生产、应用全产业链闭环,将有力支撑我国“双碳”战略实施及新型电力系统构建,也为全球未来储能市场提供了中国标准化解决方案。该提案由中国华能西安热工研究院专家牵头,得到德国、日本、芬兰等国大力支持,是全球首个应用于电力储能领域的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
超级电容器具有卓越的电气特性、超长的循环寿命、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高水平的安全性和稳定性,在电力储能领域具备取代锂离子电池的潜力,特别是在电力调频、平抑功率波动和改善电能质量等方面具有显著优势。当前,我国在超级电容储能技术领域处于全球领先水平,已成功建成全球首个5兆瓦超级电容火储调频示范项目、全球容量最大的16兆瓦全超级电容储能调频示范项目。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装机容量现已突破1吉瓦,且增长迅速,预计2030年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规模将达到5~10吉瓦。
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表示,该国际标准基于超级电容器在电力储能领域的技术路线、应用现状,分析现有超级电容器国际标准在电力储能领域的差距和不足,提出未来标准规划建议,将对全球储能用超级电容器标准化发展起到积极促进作用。
4、国家卫健委:2025年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取得积极进展
7月18日,在国家卫生健康委18日举办的发布会上,国家卫生健康委医政司副司长李大川介绍,2025年年初,国家卫生健康委决定实施2025年卫生健康系统为民服务八件实事并提出明确要求,半年来已取得积极进展。
聚焦其中的儿科、精神卫生服务、检验检查结果互认和县域血液透析服务,李大川介绍,截至6月底,全国已有1877所三级和2936所二级公立综合医院能够提供儿科服务;已有330个地级市、86个直辖市的区县可提供心理门诊服务,324个地级市、80个直辖市的区县可提供睡眠门诊服务;5月1日起,全国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开通“12356”心理援助热线;全国已有312个地级市互认项目超过200项,同时地市级临床检验专业、放射影像诊断专业的医疗质量控制中心覆盖率分别达97.8%和93.6%;全国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中,已有1614个县可以提供血液透析服务,尚不能提供服务的8个县中,已有3个县完成血液透析设施配置、5个县完成人员培训,正在加紧推进。
据了解,国家卫生健康委2025年实施的八件实事包括:全国二、三级公立综合医院均提供儿科服务;每个地市至少有一家医院提供心理门诊、睡眠门诊服务,推进全国统一心理援助热线12356的应用,以及全国举办超过5000场次国家和省市级专家心理健康知识讲座;地市内医疗机构之间检验检查结果互认项目超过200项;每千人口3岁以下婴幼儿托位数达4.5个,全国新增普惠性托位66万个;取消门诊预交金,医疗机构将医保患者住院预交金额度降至同病种个人自付平均水平;常住人口超过10万人的县均能提供血液透析服务;推进“血费减免一次都不跑”,便捷献血者异地办理血费减免;举办20场以上“时令节气与健康”健康知识发布会,推进健康知识进万家。李大川表示,目前进展符合预期,接下来将继续推进,确保如期实现全年目标。
5、我国发现全球最深砂岩型工业铀矿化
7月18日,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我国专家团队在新疆塔里木盆地地下1820米发现全球最深的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刷新了世界砂岩型工业铀矿化发现最深纪录,标志着我国在深地砂岩型铀资源勘查方面处世界领先水平。
铀矿勘查的目的是探寻和确定具有工业价值的铀矿床,并评估其资源量和开发利用前景,工业铀矿化是寻找工业铀矿床的直接可靠线索。本次发现的工业铀矿化是我国首次在塔里木盆地沙漠腹地空白区红杂色层中发现的厚大工业铀矿化,填补了我国最大沙漠覆盖区的“找矿”空白。
据介绍,本次发现意味着我国铀矿勘查突破了砂岩型铀矿成矿理论禁区,在“天—空—地—深”三维探测技术基础上,集成建立了一套适合荒漠—沙漠覆盖区的砂岩型铀矿绿色高效探测技术体系,实现了新区、新层位、新类型、新深度找矿突破,对我国砂岩型铀矿找矿具有示范引领作用,将提升我国在荒漠—沙漠覆盖区铀资源勘查能力和水平。
问题反馈
联系客服
公众号
置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