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考研政治时事新闻汇总(7月23日)
2025-07-23
下载
收藏

1、我国将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7月23日,从民政部获悉,为降低失能老年人照护支出压力,更好满足失能老年人照护服务刚需,民政部、财政部近日联合印发《关于实施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项目的通知》,在全国范围内向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发放养老服务消费补贴。

通知明确,本次项目补贴对象为经统一评估为中度、重度和完全失能等级的老年人,补贴项目包括居家、社区、机构养老服务,其中居家、社区养老服务主要包括助餐、助浴、助洁、助行、助急、助医等“六助”服务,以及康复护理、日间托养等;机构养老服务包括长期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上)和短期服务(入住机构时间在30天以内)。

通知指出,项目坚持自愿申请原则,老年人及其代办人可以通过“民政通”(含小程序、APP)注册申请。补贴资金通过“民政通”以电子消费券形式按自然月发放,中度以上失能老年人在购买养老服务时,可以在消费券额度内按比例抵扣相关费用。

据介绍,考虑到此次项目资金规模大、覆盖人数多、牵涉面广,为确保项目实施达到预期效果,项目于2025年7月起,在浙江省、山东省、重庆市以及辽宁省沈阳市、安徽省滁州市、江西省新余市、四川省成都市等试点地区先行开展,后续将根据试点情况于2025年底前在其他省份推开。各个地区的项目实施期限为12个自然月。补贴资金总体按照9:1原则实行央地共担,东部、中部、西部地区中央承担比例分别为85%、90%、95%。


2、二〇二五年“双百”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举行

7月23日,2025年“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法治宣讲活动中央和国家机关专场报告会23日在京举行。报告会的主题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坚定法治自信,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

中国法学会党组书记、常务副会长王洪祥主持报告会时表示,“双百”活动作为深化法治宣传教育的重要方式和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服务法治中国建设的重要平台,要突出宣讲习近平法治思想的科学理论体系,引导广大干部群众自觉做习近平法治思想的坚定信仰者。广大法学法律工作者要积极投身全面依法治国伟大实践,加快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为建设更高水平的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出新的贡献。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政法大学校长马怀德在作报告时表示,构建中国法学自主知识体系是塑造和彰显中国法治自主性、坚定法治自信的必然要求,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法治思想为指导,坚持“两个结合”,坚持守正创新,坚持融通中外、兼容并蓄。加强法学学科体系、学术体系、教材体系、话语体系建设,形成具有中国特色,整体性、系统性的知识结构。

报告会由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中央政法委、中央和国家机关工委、教育部、司法部、中国法学会共同举办。中央和国家机关干部、在京部分高校师生、中国法学会机关党员干部等700余人参加报告会。


3、均为全国首个!这3项国家标准验证点落户北京

7月23日,近日,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公布第二批国家标准验证点单位名单,北京市推荐的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体外诊断试剂、健康照明、核能等领域3项国家标准验证点成功入选,均为全国首个。其中:

放射治疗和核医学、体外诊断试剂国家标准验证点由北京市医疗器械检验研究院承担,是全国35家入选机构中唯一同时涵盖两个领域的标准验证点。通过科学验证、技术评估和标准优化,开展质子重离子、分子诊断、基因测序等高端诊疗设备和技术标准化验证工作,进一步提升医疗器械国家标准科学性、适用性和先进性,填补医疗器械标准化验证平台空白。

健康照明国家标准验证点由国家电光源质量监督检验中心(北京)承担,围绕照明全产业链,聚焦光健康核心技术攻关,通过标准验证推动技术进步与产品质量提升,助力节能低碳、减少光污染等技术应用,为科学制定健康照明标准提供重要支撑。

核能—核安全与环境保护国家标准验证点由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承担,围绕辐射监测、核设施退役、电离辐射计量等关键领域,重点开展标准实验验证前沿技术、评估方法、验证工具和设备研究,推动中国标准与国际标准融合,着力构建技术体系先进、工作机制高效、验证资源丰富、国际化水平高的国家标准验证服务平台,助力核安全技术创新与应用,提升我国全球核能治理话语权。

标准验证点是对标准技术要求、核心指标、试验和检验方法等开展验证,提高标准科学性、合理性及适用性的标准验证机构,主要承担建设标准验证技术体系、建立协同高效工作机制、提升各类政府颁布标准质量、融通验证资源创新市场服务、推动验证技术国际交流合作等重要功能。

下一步,北京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将会同相关行业部门,加强标准验证点建设,保障标准验证点有效运行,为构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标准体系、发展标准化服务业、服务首都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有力支撑。


4、中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初步设计完成

7月23日,从国家原子能机构获悉,中核集团在福建福州举办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宣布我国首台第四代百万千瓦商用快堆CFR1000完成初步设计,具备上报审批条件。这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的重大进展。

7月22日,先进核能产业发展座谈会在福建福州举行。

快堆(快中子增殖反应堆)利用快中子进行核反应,产生热量发电,是国际上公认的第四代先进核能系统中的优选堆型。目前国际上列入四代核电的六种堆型中,三种是快堆,即钠冷快堆、气冷快堆和铅冷快堆。其中,钠冷快堆因增殖比高、嬗变长寿命放射性核素能力强以及固有安全性高三个特性,成为四代核电的首选堆型。

作为四代核电里研究最为广泛深入、运行经验最多的堆型,钠冷快堆目前已有超过400堆年的运行经验,是四代核电里发展最快、技术积累最丰富的堆型。可以说,快堆技术的发展和推广,对我国实现能源安全以及核能的可持续绿色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快堆是我国“热堆-快堆-聚变堆”核能“三步走”发展战略至关重要的一步。2011年,中国实验快堆成功并网发电;经过十余年的研究、探索和工程实践,目前我国已自主掌握了大型快堆的全部核心技术和配套技术,同时形成了一条全球最为完整的快堆产业链。我国首台百万千瓦商用快堆全面体现第四代核能系统对于安全性、可持续性和经济性的要求,装机容量将达120万千瓦。

会议期间,“中核(福建)先进核能研究院有限公司”揭牌成立,中国科学院金属所与福建省科协共同为“中核霞浦核电有限公司李依依院士专家工作站”揭牌,中国核电与福建省投公司签署相关战略合作协议,霞浦核电与厦门大学、中国科学院福建物构所、青拓集团签署相关合作协议,中国核学会快堆分会也同步获批设立。


5、我国牵头研制的电子电气产品生命周期评价“横向标准”发布

7月23日,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网站消息,近日,由我国牵头研制的IEC 63366:2025《用于电工电子产品与系统生命周期评价的产品种类规则》国际标准正式发布。作为“横向标准”,该标准将用于指导整个IEC构建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

在可持续发展和“双碳”进程中,通过标准准确评价产品在气候变化、资源消耗等方面的环境影响已逐步成为各国政府和市场关注的焦点,需要制定产品种类规则标准,对功能单位、系统边界、数据质量等作出细化要求。该国际标准的发布,将对构建电子电气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起到指导作用,支撑电子电气产品国际贸易构建公平公正的环保规则,有利于我国产品应对绿色贸易壁垒。

近年来,IEC已经启动电子电气产品生命周期评价和碳足迹评价标准体系构建工作。包括制定发布IEC 63366:2025标准用于指导相关产品技术委员会编写产品种类规则标准,以及在风电、光伏、高压开关、低压电器、通信电缆等产品技术委员会开展产品种类规则标准研制。

IEC 63366:2025标准在研制过程中汇聚了来自五大洲16个国家的60余位跨领域专家,形成涵盖产品设计、环境科学、政策研究等多维度的国际化协作网络,对该标准在全球各国的实施应用打下良好基础。

  • 问题反馈

  • 联系客服

  • 公众号

  • 置顶

收起
展开
展开
AI伴学助手